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 > 冬至起源,简短揭秘30字

冬至起源,简短揭秘30字

2024-12-07 10:35:08

冬至,起源于3000多年前周公的土圭法测影,定为岁首,后演化为重要节气与节日。

冬至起源,简短揭秘30字 1

冬至,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,其由来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。当时,周公使用土圭法测影,在洛邑(今河南洛阳)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,并据此将冬至定为一年之始,即岁首。这一举措不仅具有政治意义,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冬至起源,简短揭秘30字 2

冬至,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,几乎直射南回归线(南纬23°26'),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,白昼最短。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,民间由此开始“数九”计算寒天。

冬至起源,简短揭秘30字 3

冬至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足见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。早在东汉时期,冬至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汉朝时,冬至被称为“冬节”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,称为“贺冬”,并放假过节。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法定节假日了。据《后汉书》记载,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因此,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,军队待命,边塞闭关,商旅停业,亲朋各以美食相赠,相互拜访,共同度过一个“安身静体”的节日。

冬至不仅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日子,也是上天赐予人们的福气。古人认为,冬至这天是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的时刻,寓意着万物生长、否极泰来。因此,冬至在古代也是一家人团聚、整整齐齐在一起吃饭的时节。很多平时不在家吃饭的人也会回家陪长辈吃饭,共享天伦之乐。

冬至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据说,这一习俗与匈奴部落中的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有关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后来,馄饨逐渐演变为饺子,成为北方冬至餐桌上的必备美食。而在中国南方地区,则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,祈求家族平安、风调雨顺。

除了吃饺子和祭祖外,冬至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习俗。比如,画九九消寒图就是一项重要的习俗内容。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:“冬至日,画素梅一枝,为瓣八十有一。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出,则春深矣,曰九九消寒图。”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,分别为文字、圆圈、梅花三种。通过每天涂染一瓣梅花或圆圈等方式,人们可以计算春暖日期,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
此外,在江南水乡地区,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相传,这一习俗与一位叫共工氏的人有关。他的儿子不成才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,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,用以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。

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日,也是一个富含天文意义的节气。冬至这天,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。然而,尽管冬至的白昼最短,但在气象上,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。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真正的严寒往往会在冬至后的“数九寒天”中袭来。

冬至还是一个与家人团聚、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刻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不妨放下繁忙的工作和学习,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品尝美食、共享天伦之乐。如果无法回家团聚,也可以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与家人联系,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。

综上所述,冬至作为一个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传统节日,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让我们共同庆祝冬至的到来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情。

相关下载